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4章 (第2/4页)
境恶劣得不行。 而土豆的种植需要湿润的土地,尤其是发芽期,需要土壤土壤含水量到达百分之四五十左右。 而幼苗期之后,需要水分更多了。 可是这是在干旱冰冷的北方啊,所以种植土豆计划破产。这里的土地种植的土豆不仅产量少,还直接腐烂…… 之所以北方现在大量种植粟和小麦,那就是因为粟和小麦比较抗旱。 原本汉朝北方是种植水稻的,因为那时候北方降水量还行,有些地方还水稻高产。 可是天气直接逼得汉朝在北方提倡种植小麦和粟了。 至于红薯,杨秋也在这上面吃了个亏。这红薯确实是个高产抗旱耐贫瘠的农作物,然而它不能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。 因为重茬种植红薯,会导致红薯长势不良,生长缓慢,不结薯,结薯不多,病虫增多等问题。 所以这也是个凑合的食物。 不仅如此,红薯作为主粮纤维多,营养低不管饱。吃多了还反酸烧心,没有老祖宗的五谷好。 当然,都饿得要死了的时候,倒也可以凑合。 所以红薯不能做主粮,只能做个辅助粮食。 幸好玉米是真的挑选出了抗旱适合山地种的类型,总算没有踩到坑。 后来,杨秋还挑选出了抗旱的高粱米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