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章 山野,桃树,王莺莺 (第4/11页)
然而也不交由刘十三读,就和几件首饰一起,藏在饼干盒子里。当时刘十三因为好奇,偷瞄了信封,按照上面的地址,也写了封回信过去。 他写得很简单:你好,我叫刘十三,王莺莺的外孙,我们生活得很惨,给点钱花花。 自此,他比外婆更积极地等待回音。 小镇街道中心,是供销所旧址,后来改成基督教堂。门口竖着邮筒,正对包子铺。刘十三斜背书包,问邮递员老陈:“有我家的信吗?来了你直接给我,别给王莺莺。” 老陈问:“为什么?” 刘十三说:“你年纪大了别问那么多,我给你分红。” 刘十三等了一个学期,过年趁着外婆喝醉,打听对方到底是谁,有没有可能寄钱。 外婆突然哭了,刘十三手忙脚乱,替她擦眼泪,说:“王莺莺,你不要哭,我长大了去大城市生活,到时候我给你寄钱。” 老陈死了后,再没有新的邮递员,邮筒也开始看不见,人们很少用钢笔写字。无论谁摊开一张信纸,写上三个字,我爱你,都或许是二十一世纪最后一封情书。 刘十三也写过一封,四年级暑假补习,夹在女同学程霜的语文课本中,字不多:我觉得你比罗老师好看,吃话梅吗?罗老师是班主任,二十多岁的青年女性,程霜的小姨。次日上课,她拧着刘十三的耳朵拖进办公室,和颜悦色地问:“你觉得我好看吗?” 刘十三斩钉截铁地说:“丑到爆胎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